大枣:“天然维生素丸”
发布时间:2021-01-04 13:18:22 作者: 点击量:
大枣,又名红枣、大红枣,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Ziziphus ju-juba Mill.的成熟果实。
大枣为温带作物,适应性强,种植范围广泛,素有“铁杆庄稼”之称,具有耐旱、耐涝的特性,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。据史书记载,大枣是原产于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,已有4000年以上的种植史,主产于我国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新疆等地区。
[功效概述]
大枣味甘,性温,入脾、胃经,具有补中益气、滋阴补阳、养血安神功效,常用于脾胃虚弱、食少便溏、气血亏虚、倦怠乏力、面黄肌瘦以及妇女血虚脏燥、失眠心悸、健忘早衰等病症的治疗。自古以来,大枣就与桃、李、梅、杏一起并称为“五果”,因其维生素含量极高而有“天然维生素丸”的美誉。大枣被称为“百果之首”是非常有道理的。人们在远古时代就已发现大枣并加以利用,西周时期人们已开始利用大枣发酵酿造红枣酒,并将其作为上等贡酒,宴请宾朋贵客。《诗经》《礼记》《战国策》等古代名著均记述了枣的食用价值。其实,枣的药用历史也很早,最早的药典《神农本草经》就已收载,至东汉时期,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及《金匮要略》两医书中所记述的113张方子中,用大枣的就有65张,可见早在2000多前年大枣就是防治疾病的重要中药。到明代,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对大枣的记载进一步深入,指出枣味甘、性温,能补中益气、养血生津,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食少便溏、气血亏虚等疾病。故有“日食三颗枣,百岁不显老”之传言。
枣的命名据传与黄帝有关。古时,在一个中秋时节,黄帝带领官兵随从到野外打猎,走到一个山谷中,已人困马乏。此时,只见半山上有几株大树,红果累累悬于枝间,红如朝霞,灿若蹼玉,于是黄帝顺手摘了一颗,含在嘴里,只觉味道酸甜可口,顿时神清气爽,疲惫忽消,随从官兵也连声叫好,但都不知道其名,立即请黄帝赐名。黄帝欣然答应,说:“此果解了我们饥疲之困,一路找来不易,就叫它‘找’吧。”“找”与“枣”谐音,时间叫久了,就说成“枣”了。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,枣象征幸福、美满、吉祥能早日到来,体现了“早日到来”的愿望。因此,枣在很多场合都隐喻了的重要意义,在新婚典礼中,大枣是必备的果品,人们把祈求多子多福、传宗接代的心愿寄托在大枣的身上,祈求能“早(枣)生贵子”;除夕之夜,中国人有“守岁”的习惯,守夜必备果品,而大枣也是不可缺少的果品之一;陕北人喜欢在接待宾客时,用1杯开水,泡上5颗大枣,寓意为“五子登科”,让人听着顺耳,心情舒畅。大枣既是人们喜爱的药食两用食物,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美好心愿。
[典故及历代名家点评]
大枣甘甜可口,历来都是药食两用的良品。除将枣用于药用和食疗保健外,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中华民族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枣文化。自古以来,不论医药学家、养生学家,还是文人雅士、诗词名家都非常看好大枣,赞美之词不绝于口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安中养脾,助十二经;平胃气,通九窍,补少气,少津液,身中不足,大惊,四肢重,和百药。”
《名医别录》: “补中益气,强力,除烦闷,疗心下悬,肠澼。”
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杀乌头毒。”
[食疗保健]
大枣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、糖、多种氨基酸和钙、磷、钾、硒等元素,并富含多种维生素,特别是维生素C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P均高于其他蔬菜水果,尤其是具有抗氧化、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维生素P,其在大枣中的含量是苹果的75倍,被誉为“百果之冠”。由此可见,大枣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,是食疗健身功效显著的佳品。常吃大枣,对增强体质、保肝护胃、增强食欲、促进消化吸收、改善贫血消瘦、缓解慢性咳嗽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、延缓衰老、健脑益智、壮骨强筋、防癌抗癌、镇静安神等均有良好效果。
[适宜人群]
大枣老少咸宜,是中老年人、青少年、更年期女性、妊娠妇女的天然保健品.也是病后、手术后、肿瘤放化疗后的康复食物:也适合慢性肝病、慢性肠炎、过敏性紫癜及过敏体质者及具有营养不良、健忘、失眠、思虑过度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亚健康人群,生长发有不良的儿童也可食用。